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正文

从“全覆盖”到“深扎根”的生动实践——阿里地区推动分众化、对象化、互动化宣讲扎实落地

发布日期:2025年09月12日     资料来源:天上阿里      点击数:次    【字体:

打印分享到:

今年以来,阿里地委锚定“三基”工作中(基层党建、基层治理、基层宣讲)基层宣讲的关键环节,以健全格局、建强队伍、创新载体为抓手,推动分众化、对象化、互动化宣讲扎实落地。

截至目前,阿里地区已开展各类宣讲3126场次,覆盖受众15.68万余人次,让党的创新理论与惠民政策走进了农牧民的帐篷、学校的课堂、社区的活动室。

四级体系筑根基 千名宣讲员扎根基层

“以前哪会操心政策这些事,好多内容也听不懂,现在宣讲员就坐在草场上给我们讲怎么算草场补贴、孩子上学有什么优惠,说得明明白白的。”改则县洞措乡牧民加措的感受,源于阿里地区越建越实的宣讲体系。

今年以来,阿里地区坚持完善宣讲体系,已构建起地、县、乡镇、村(社区)四级宣讲体系,实现宣讲工作全覆盖。目前全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宣讲员1000余人,其中农牧民宣讲员290人,并打造出“1+8+N”宣讲队伍体系——“1”是以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宣讲队伍;“8”是以党校讲师、农牧民宣讲员等八类群体为主体的主要宣讲队伍;“N”则吸纳行业部门骨干、百姓名嘴等群体宣讲人才,塑造特色宣讲名片。

在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方面,阿里地区同步建立全地区宣讲人才库,将政治素质硬、宣讲能力强的人员纳入其中,实行动态更新管理。每年都会举办地、县两级宣讲员培训与竞赛,邀请专家学者授课,内容涵盖理论讲解、政策解读、新媒体应用等,通过案例分析、现场示范等方式以讲练兵、以赛选优,助力宣讲员提升政治素养、理论功底与宣讲技巧。

此外,为给宣讲工作提供支撑,阿里地区围绕惠民政策、法律法规等内容,编印《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应知应会手册》《各级党的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汇编》等宣讲资料,为宣讲员提供优质“理论充电宝”。同时结合本地实际,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和进藏先遣连的时代内涵,推进阿里地区烈士纪念馆(孔繁森生平事迹展)建设,拍摄《永远的孔繁森》《先遣连》,编写相关宣讲提纲,让红色文化成为宣讲的鲜活教材。

精准对接需求 宣讲跟着“受众走”

“给党员干部讲,要结合工作实际;给孩子们讲,得用故事串起来。”有着多年宣讲经验的阿里地区宣讲团成员尼玛片多总结出“分众法则”,这也是阿里地区宣讲的鲜明特点——不搞“一锅烩”,而是坚持分众化、分类化宣讲,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精准匹配内容。

尼玛片多介绍,面向党员干部,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、“阿里大讲坛”等多种形式,推动其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以理论指导实践;针对农牧民群体,采用“宣传手册+现场解读”模式,普及人居环境整治、草场承包等实用知识;对于宗教人士,通过集中宣讲、实地教学等方式,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“三个意识”教育入脑入心;面向青少年群体,持续开展“童心向党·永远跟党走”等系列主题活动,厚植爱党爱国情怀,引导其争做“神圣国土守护者 幸福家园建设者”。同时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造成宣讲前沿阵地,实现“群众在哪里、宣讲就在哪里”。

“宣讲+”融合创新 让理论“活”起来

阿里地区还打造出“宣讲+”模式,推动宣讲与多领域深度融合,实现内容与形式双重创新。“宣讲+新媒体”方面,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专栏,推出系列融媒体作品,与中央级媒体合作拍摄短视频,延伸宣讲覆盖面;“宣讲+文艺”方面,今年开展“三下乡”等活动超800场次,惠及群众15.26万余人次,开展主题电影放映500余场次,组织拍摄多部广播剧、短剧、动漫电影等文艺作品,以文艺魅力让理论“声”入人心;“宣讲+短视频”方面,今年拍摄基层宣讲短视频30余条,录制各类政策相关短视频382条,浏览量达92万余人次,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观传播;“宣讲+先进典型”则以身边人身边事阐释道理,激发群众奋斗热情;“宣讲+红色文化”依托狮泉河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,今年开展红色教育700余场次,受众2.6万余人次,让红色基因在宣讲中传承。

从四级体系筑牢根基,到精准对接需求,再到融合创新载体,阿里地区基层宣讲工作正从“全覆盖”向“深扎根”迈进。当政策用接地气的语言讲出来,当理论融在日常的讲述里,雪域高原上的宣讲,正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“连心桥”。


上一条:王君正与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座谈

下一条:中共阿里地委扩大会议召开